星球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头啖汤评论:共饮一江水,共办全运会

时间:2025-04-07 13:13:00

近日,东江水供港60周年纪念典礼在香港举行。香港特区政府以“一脉相连、饮水思源”为主题,拉开系列纪念活动的序幕。时光倒流至上世纪60年代,香港面临严重供水危机,中央果断决策,不惜一切代价兴建东深供水工程。1965年,东深供水工程顺利竣工,彻底终结了香港严重缺水的历史,极大改善了香港同胞的生活条件,有力支撑了香港经济腾飞。

保障香港供水安全,事关香港民生福祉,也是事关国家安全。一直以来,香港遇到危机,国家是最坚实的后盾;而国家有难时,香港也倾尽所能仗义援手。过去几十年来,多次重大事件中香港于内地的相互扶持,至今仍然历历在目。

东深供水工程深圳水库朝阳初升的景象。新华社发(广东省水利厅供图)

1991年华东水灾,香港各界挺身而出、振灾筹款。当年广东地区许多能收看香港电视信号的同胞或许还有印象,除了官方拨款救灾,几乎整个香港演艺界都为这次水灾筹集善款投身慈善演出活动。在当时的筹款汇演节目现场滚动公布的电话热线捐款记录中,大量普通香港市民慷慨解囊、伸出援手,一句“大家都是中国人”牵动无数人心。一个个普通市民的捐款署名、一长串翻滚不息的捐款金额数字,是突破地理阻隔联结两地民心的一腔赤诚,是香港民众心系同胞的鲜活写照。

除了危难时刻的义不容辞,香港也始终心系国家的发展。多年来,香港民间在内地注资助学、帮助改善山区儿童生活、投资体育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建设……香港在国家发展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有目共睹。

不仅如此,在国家取得发展成就上,如奥运健儿满载而归、航天成就硕果累累、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造福人民时,香港民众与有荣焉。屡创新高的深圳边检出入境数据表明,“回内地走走”已成为越来越多香港市民的生活常态,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互融互通已具备充分的群众需求基础。

这些都是香港与祖国内地始终心连心最有说服力的注脚。

60年来,东江水源源不断从内地奔流入港,当年上万名建设者响应号召、不畏艰难困苦,仅用一年时间建成83公里供水工程的义无反顾之举,至今仍震撼人心。两地人民共饮一江水,唇齿相依、血浓于水,在强国建设的征途上不断携手谱写与时俱进的“同心曲”。再过200余天,由粤港澳三地共同承办的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将拉开帷幕,作为中国体育发展史上一件里程碑式的盛事,这是香港、澳门首次承办全国运动会,也是全国运动会首次进入香港、澳门,必将是载入共和国史册的一段记忆。

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霍启刚表示,香港可从文化体育方面参与国家发展,大力发展体育总部经济,为国家体育强国建设贡献香港力量。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的全运会充分彰显国家对香港体育发展的肯定,香港将全力以赴办好十五运会。刚过去的3月,香港启德体育园的启幕,这不仅是香港一系列大型体育活动的新开始,更标志着香港已为200余天后举行的全运盛事做好准备。

近期举行的东江水供港6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是香港对国家长期以来对港关心关爱和坚实支持的深情回眸;赛期日趋临近的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是粤港澳同心共荣在新时代的延续,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最生动的实践,这将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度融合谱写更动人的新篇章。珠江水,从粤港澳黄金内湾奔流入海,它如同一根情感的纽带,仅仅簇拥着粤港澳三地人民;珠江水,流淌的不仅是生命之源,更是粤港澳三地人民永远割舍不去的血脉之情。

共饮一江水,共办全运会,今年11月,粤港澳将联袂演绎我国最耀眼的体育盛典。200余天后,让我们相约粤港澳,一起见证“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的精彩!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朱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