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时隔50个交易日首次!港股市场分歧不断加大,投资者预期发生明显变化→
中国商报(记者 马文博)4月2日,A股三大指数小幅上涨。截至收盘,沪指涨0.05%,深成指涨0.09%,创业板指涨0.13%,北证50指数涨0.52%。全市场超2700只个股上涨。
全市场成交9927亿元,较上一日缩量1601亿元。Wind数据显示,自上次跌破1万亿关口(1月13日)次日算起,A股本轮连续万亿成交保持了50个交易日,低于上一轮连续纪录的72天(去年9月25日至今年1月12日)。
在板块题材上,厨卫电器、机器人、风电设备、汽车零部件板块涨幅居前,可控核聚变、海工装备板块跌幅居前。

01
激光雷达概念股大涨
4月2日,A股市场激光雷达概念股大涨。
在消息面上,3月29日深夜,安徽铜陵德上高速一起惨烈交通事故将智能驾驶安全问题推向舆论风口。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下,以116km/h时速撞上施工路障,导致3人死亡。事故车辆未配备激光雷达,引发了市场对纯视觉智驾方案可靠性的质疑。
根据小米官方披露,事故发生前车辆检测到障碍物后发出预警并减速,但未触发AEB紧急制动系统。智能驾驶技术人员分析,小米SU7标准版依赖纯视觉方案,在夜间复杂场景下存在识别延迟风险,而激光雷达可通过主动发射激光束获取高精度三维环境数据,抗干扰能力显著优于摄像头。
此外,小米集团港股今日继续下跌。

4月1日晚间,小米汽车官方微博对为何不联系家属、车门是否能打开、AEB等主动安全功能是否触发等问题进行了回应。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也在微博回应称:“代表小米承诺,无论发生什么,小米都不会回避。我们将持续配合警方调查,跟进事情处理的进展,并尽最大努力回应家属和社会关心的问题。”4月2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提问:“3月29日发生事故的小米SU7汽车是不是用的公司的电池?”对此,宁德时代回复:“不是我们的电池。”
目前,在主流车企中,仅有特斯拉与极少数厂商采用纯视觉方案,蔚来、小鹏、华为等80%以上品牌均选择多传感器融合路线。不过,激光雷达头部厂商如速腾聚创、禾赛科技等企业通过架构优化与规模化生产,单颗激光雷达价格也从500美元压降至200美元以内,2025年或进一步下跌。
中信建投分析,2025年激光雷达行业渗透率有望突破25%,单车搭载量将从1—2颗增至3—4颗,国金证券则预测2027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达62亿美元。从长远来看,小米SU7事故或将成为智能驾驶技术路线的分水岭,有望将激光雷达从“成本选项”跃升为“安全刚需”。
02
机器人概念股反弹
在盘面上,人形机器人概念股今日反弹,精工科技、天和磁材涨停,肇民科技等涨超10%。
4月1日,宇树科技官方微博更新视频,发布Unitree Dex5灵巧手。在性能上,该灵巧手具备单手20自由度(16主动+4被动),能柔顺丝滑反向驱动(直接本体力控),且具有单手94个灵敏触点。
华西证券表示,我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凭借领先的专利布局、活跃的企业创新,实现技术不断突破。从核心零部件研发到智能平台搭建,成果丰硕,为产业崛起筑牢根基。国内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产品应用场景持续拓展。各类展会活动成为技术展示与交流的关键平台,加速产业商业化进程,推动其深度融入经济与生活。
03
港股新变化
港股从上周开始震荡走弱,市场分歧不断加大。截至北京时间15:05,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回涨,国企指数微跌。
港元拆息全面向下:
短线拆息方面,隔夜Hibor跌至2.88119%,是3月27日以来最低;一星期Hibor跌至3.1244%,是3月19日以来最低;二星期Hibor跌至3.22107%,是2023年9月4日以来最低。
中长线拆息方面,三个月期Hibor跌至3.8%,是2月14日以来最低;六个月期Hibor跌至3.9%,是2月14日以来最低;十二个月期Hibor跌至3.98601%,是2月13日以来最低。
有分析认为,Hibor的变动事实上反映了投资者的预期。去年底,港元隔夜银行同业拆息(Hibor)曾升至6.5%,创历史最高水平。另外,一个月期Hibor周一报价为4.59%,比可比的美元借贷成本高出约23个基点。这在当时一方面反映了银行需要补充流动性满足监管要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港元资产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而随着全球不确定性的增加,投资者的预期也发生了明显变化,风险偏好可能有所回落。
展望4月,平安证券称,港股处于估值修复后的震荡调整期,市场继续等待新的催化剂,关注特朗普关税政策扰动以及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政策信号。其一,港股创阶段新高后,资金多头情绪有所降温,港股进入估值修复后的震荡调整期,市场继续等待新的催化剂;其二,4月特朗普对等关税计划将推出,需高度关注其变化。
(注:图片源自同花顺,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