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鲜品|菠萝市场热情高涨 新品种助力产业升级
央广网海口4月7日消息(记者付美斌 实习记者姚燕梅)清晨六点,海南省澄迈县金江镇的薄雾还未散尽,56岁的王阿叔已骑着电动车驶入菠萝基地。
成排的菠萝植株间,他用手轻轻摩挲着泛金的果实,咧嘴笑道:“这茬‘手撕菠萝’的果品不错,要是市场行情好,价格至少翻一番!”不远处,智能水肥系统的喷头正旋转着洒出水雾,在朝阳下划出七色彩虹。
这是海南菠萝产业升级的缩影。作为全国最大的热带菠萝产区,海南正将“小菠萝”做成“大产业”。
打造“高产样板”
据《中国植物志》记载:“凤梨俗称菠萝,为著名热带水果之一。”日常所见的凤梨是中文正式名,菠萝是俗称。
记者走访了解到,从海南临高到琼海,连片的新型种植园里,金钻凤梨、芒果凤梨等新品种替代了传统品种菠萝,像王阿叔这样的“老把式”变身“新农人”,手机里存着技术员的微信,记账本上记着电商平台的订单号。
走进位于临高县、澄迈县的海南天地人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菠萝种植基地,连片种植的“金钻凤梨”等新品种植株健壮,硕大的果实已进入成熟期。

农户采摘成熟的菠萝(央广网记者 付美斌 摄)
海南天地海胶农业投资有限公司东风基地负责人王忠庚介绍,公司通过优化种植模式,确保菠萝优质高产,18个月左右鲜品开始上市。
位于澄迈县的澄迈恒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基地内,600亩菠萝同样长势喜人。通过“生物菌肥改良土壤+物理防虫+人工除草”的生态种植模式,其产品连续多年获得中国绿色食品认证,每斤地头收购价比普通菠萝高出不少。
澄迈恒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俊红告诉记者,去年种植的菠萝每亩产量达5500斤,亩产值有18000元—20000元。今年,有的菠萝单品地头收购价甚至接近6元。
黄俊红介绍,他们公司的基地种植了金钻凤梨、西瓜凤梨、芒果凤梨、冬蜜凤梨等新品种,在今年清明节前后迎来丰收季。
结出“共富果”
眼下正是乐东黎族自治县金菠萝产销旺季。在乐东尖峰金菠萝种植基地,菠萝在微风吹拂下散发出阵阵果香,村民们忙着采摘、搬运。

农户展示收获的菠萝(央广网发 许尔生 摄)
龙头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构建“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海南天地人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订单种植和务工吸纳等方式,带动周边村庄上千户农民参与产业链,其中脱贫户年均增收约4万元。
在澄迈恒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培训基地,每季度举办的“田间课堂”已培养一批掌握标准化种植技术的农民技术员,这些“土专家”又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家庭农场,形成“技术扩散效应”。
“以前种菠萝靠天吃饭,现在公司包种苗、包技术、包收购,我家10亩地年收入翻了五倍。”澄迈县桥头镇农户王大姐的喜悦,折射出产业化经营带来的实效。
澄迈恒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向农户提供种苗及免费技术指导,并且帮助联系销售渠道。“大家共同富裕,才是真的致富!”黄俊红说。
前不久,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在临高县围绕凤梨全产业链发展情况开展实地调研,并在临高县数字农业指挥中心召开座谈会。会议要求,加强凤梨产销对接,针对菠萝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加强产销联动,完善销售渠道,通过举办全国菠萝产销对接大会等方式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合作,提高“共富果”市场竞争力。
擦亮金字招牌
放眼全岛,海南菠萝产业正呈现“量质齐升”的发展态势。
行业调度数据显示,海南菠萝产业已形成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格局。2024年全省种植面积突破36万亩,总产量达71万吨,总产值36亿元,是全国第二大产区。其中,临高、澄迈等主产区通过政策扶持与技术创新实现跨越式增长,全国首个可溯源凤梨碳足迹系统落地海南,凤梨酵素、果纤维等高附加值产品研发推动产业链附加值提升5至8倍。
产业布局方面,形成了以琼海、万宁、澄迈、临高为核心的四大优势产区,并建成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挑选出的凤梨被贴上商标销往市场(央广网发 受访企业供图)
在品牌建设上,海南天地人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澄迈恒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澄迈恒怡果蔬配送有限公司等企业被列入“海南鲜品”品牌名录,得以借势营销。
“海南菠萝”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程持续推进,全省已培育“天地人凤梨”“桥头富硒菠萝”等7个知名企业品牌,电商渠道销售额占比提升至28%。同时,产业链不断延伸——菠萝果脯、NFC果汁、菠萝酶提取物等深加工产品年产值突破15亿元,海垦集团更投资建设了全国首条菠萝纤维环保材料生产线。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果树研究所专家指出,随着RCEP政策红利释放和自贸港加工增值政策落地,海南菠萝产业正从传统种植向“标准化生产+精深加工+跨境贸易”转型。
随着冷链物流体系完善和数字农业技术普及,这颗“热带金果”有望为海南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