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把办公室设在生产线旁 河南鹤壁市总工会“服务+”赋能产业升级

时间:2025-04-08 09:55:00

来源:中工网

河南鹤壁是因煤而兴的资源型城市,加快产业转型是鹤壁突破发展瓶颈的必由之路。“产业在升级,转型在突破,工会不能‘被动响应’,要主动融入、有力作为,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工’力量。”面对高精尖产业引领的发展浪潮,这是鹤壁工会上下形成的共识,要串联起车间到云端、健康管理到技能跃迁的服务链条,为广大职工主力军作用的发挥提供坚强保障,以产业工人的磅礴力量实现产业升级。

引导职工铸就共同奋斗之基

春深日暖,晨光熹微。鹤壁市百盈城市投资集团二楼会议室内,结束食堂早餐的职工陆续抵达、有序落座,一场聚焦职工权益保障的专题培训即将开始。“新修订的条例,工会维权服务的手段和内容更丰富,工会参与劳动法律监督的力度也更强……”集团工会主席赵学攀在培训中不时翻看新修订的《河南省工会条例》,从具体政策条文上解读广大职工关心的问题。赵学攀告诉记者,百盈集团作为综合性企业,在产业升级趋势下,涉及行业渐趋增多,面临新局面、新情况,思想政治引领的作用更加凸显。截至目前,百盈集团工会联合集团党委组织工会会员集中学习80余次,开展宣讲10余场,采取多种形式,突出常态长效,在对党的创新理论知识深入浅出讲解学习中,凝聚向心力、提升战斗力。

无论是淇县人民医院“书香工程”每周双日的读书沙龙,引导医护人员在品读中筑牢信仰之基;抑或是天海集团工匠讲师开展沉浸式教学,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生产工艺的革新……工会实现了思想引领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为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注入强劲动能,构筑起万千职工的思想高地。

此外,鹤壁工会还立足新生代职工群体特征,构建“线上+线下”双轨并进的教育网络体系。线下建立劳模宣讲常态化机制,线上依托“工会有约”云课堂等新媒体平台,重点打造《今日学习》《创新案例》等专栏,持续推送涵盖劳模故事、职业技能微课等多元化内容,形成浸润式思政教育格局,交出了一份“满分”的思想引领答卷。

打造技能大军赋能转型

在河南垂天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制造工厂生产线上,机械臂与智能设备的规律轰鸣交织成现代工业交响曲。作为智慧合杆领域首家实现生产自动化、设备智能化的高新技术企业,工会通过高质量培训、全员持证上岗和技能进阶,为企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工会的培训体系让我看到了职业发展的无限可能,也让我更有信心迎接未来挑战。”常振作为垂天科技的一名运维工程师,通过参加工会组织的培训掌握了行业领先的技能,更将所学转化为提质增效的实际成果,凭借在培训中的优异表现和后续工作中的突出贡献,短短一年内晋升为团队主管。

千锤百炼砺真金,竞技场上见真章。在中维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的职工技能比武大赛上,来自不同部门的技术能手同台竞技,纺丝打包系统优化、气动装置创新等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工会为我们提供了舞台,竞技场检验了我们的技术,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氛围,这种成长是大家拧成一股绳的共同进步。”来自纺丝三厂一线职工关蓉蓉对此深有体会。同时,工会积极打造劳模创新工作室,让劳模创新工作室成为技术攻坚主战场。中维化纤在“创新攻关—成果转化”的闭环中攻克纺丝装置难题,获5项发明专利,培养出5名生产线负责人,推动企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型。

天海集团百米“星光大道”常年展示着“技能大师”“首席员工”先进事迹,成为职工每日必经的精神地标;海昌智能技能比武,有一成半的年度技术先进人物来自一线,形成“以赛代训”的良性循环;河南博奥电子针对不同岗位的需求,开展了极具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培训,其“端子自动涂油装置”成功入选全国“五小”职工创新成果展示……无不彰显着工会“从管理到服务”的思维跃迁。

“一企一品”品牌建设,培育产改标杆企业10家;开展“师带徒、匠带兵”活动,签订“师带徒”协议1160份;大力培育各类工匠人才554名;命名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0家,1家工作室成功申报为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深化群众性创新创造活动,申报全国“五小”创新成果41个。过去一年,鹤壁工会通过系统化推进、精准化施策,在产业工人素质提升、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等方面实现多项突破。

构筑向“新”服务温暖力量

3月底,淇县兴达公交医务室一大早就忙碌起来。驾驶员周金雨完成血压、心电图等8项检查后,现场拿到了体检报告。“每月一次健康快检,5分钟出结果,发现问题工会还会跟踪回访。”周金雨的安心感源于工会推动的“健康管理进一线”工程。今年1月20日,随着淇县兴达公交医务室正式挂牌,全国公交系统首个嵌入式医疗站点在车轮滚滚中诞生。这项由工会牵头打造的“健康护航工程”,将专业医疗服务延伸到驾驶员指尖,不仅能预警驾驶员的健康风险,还可通过车载终端远程指导司乘急救,让小小车厢成为流动的“生命守护站”。

鹤壁白寺物流园区,阳光洒在“共享职工之家”落地窗上,“工”字标识格外醒目,标准化爱心驿站设施常年为往来劳动者提供暖心服务。沿梯而上,浚县新业态工会联合会的多功能办公区,集法律服务、争议调解等职能于一体,为园区注入法治温度。“我们这里大门常开,劳动者遇到问题随时可以寻求帮助。”浚县总工会一级主任科员、浚县新业态工会联合会主席罗东青指着未设门禁的办公区介绍。他告诉记者,这个汇聚京东、顺丰、极兔等9家头部物流企业及电商直播机构的园区,已吸纳逾1700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针对群体特征,工会创新建立“周二法律专席”机制,签约律所资深律师每周固定驻点,提供合同审查、争议调解等精准法律服务。

办公区公示着工会主席以及工会工作人员电话,工会将服务承诺转化为具体行动。“让园区劳动者找到工会的人,对得上工会人的脸,记得住咱们工会人的名,这样才叫工作到位了。”罗东青指着墙上的服务承诺栏说。目前工会已建立电话直联制,实现劳动者诉求即时受理,小事当场办、要事专班跟。

从“坐等上门”到“一线攻坚”,从思想引领到产业护航……鹤壁工会坚实的足迹收获了丰硕成果。鹤壁工会正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蹚出一条新时代工会改革的典型路径。当工会干部主动将办公桌设在生产线旁、快递站点时,便是工会与职工群众最近的时候,也是工会与经济发展相融相促最好的注脚,工会工作天地广阔。

(河南工人日报记者 张潇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