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任性终被免,追责问责别烂尾丨顶端快评
顶端新闻评论员 翟健林
三河市“广告牌匾禁用红蓝黑底色”事件终有进展:4月15日,廊坊市联合调查组发布通报:媒体反映的问题基本属实,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已被免职。
这一通报虽简短,却传递出了多种信号:承认问题属实、当地纠错的决心、对群众呼声的回应,更重要的是对权力滥用的警示。但顶端新闻评论员认为,免职绝非终点,后续的依法问责追责,是否动真格、整改是否见实效,更值得关注。
纠错虽迟,但终不会缺席。“红变绿”“绿变红”,蜜雪冰城等品牌一度被迫改为绿色,后又自行改回原色,其实已经释放一种信号:虽然嘴上没有说我错了,但已经证明他错了。对于“广告牌匾禁用红蓝黑底色”等问题,调查组做出的“问题基本属实”,从侧面也印证了决策的草率性。这种“一刀切”的“禁色令”,说到底是管理越位,管理者把手伸得太长、权力滥用的结果。
拍脑袋的决策者,终须担责。通报中“市委主要负责人被免职”虽未点名,但结合此前报道,决策链条已浮出水面,谁是“广告牌匾禁用红蓝黑底色”的拍板人不言而喻。城市管理本应服务民生,而非沦为个人主观意志的“试验场”,“市委主要负责人”被免,这也是对那些“我的地盘我做主”任性官员的警示。“免职”只是第一步,更需深挖决策背后的权力滥用问题,避免再次出现如此“任性官员”。
通报不是句号,追责问责别烂尾。通报强调“对相关责任人依规依纪依法追责问责”,并承诺健全长效机制。其实,“免职”只是免去了职务,也就是当事人不再担任该职务而已。在顶端新闻评论员看来,“免职”不是事件的结束,后续的“依法追责问责”更应该值得关注,只有刀刃向内、动真碰硬才能起到震慑警示作用。否则,只会让权力任性者有种“免职”就万事大吉的错觉。
三河“禁色令”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某些人对权力的任性,也照见了监督的力量。免职仅是逗号,公众等待一个有力的句号。
相关链接>>
官方通报“广告牌匾禁用红蓝黑底色”: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被免职

来源:顶端快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