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评丨大风极端天气强行爬野山,没有安全哪来“诗和远方”
潮新闻客户端 特约评论员 胡欣红

图源:怀柔融媒
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华北出现了历史同期罕见的持续性大风。4月10日,北京市气象台发布大风橙色预警信息,相关部门发布森林防火红色预警信息。北京怀柔气象台发布的最新气象信息显示,预计13日午后怀柔区西部山区个别点位可达阵风10级以上。4月13日上午,曾某带领20余人前往怀柔区九渡河镇攀爬野山,在现场工作人员劝阻下,仍强行登山且始终拒绝配合下山。
面对“极端大风”的考验,相关各方携手同心积极应战,号召广大市民周末“非必要不外出”。非常时期,竟然出现20余人不顾危险不听劝阻强行爬野山的不和谐一幕,令人错愕不已,网友们纷纷指责这种行为太危险、太不负责任了。警方会同镇、村工作人员多方联系,将20余人找到并护送下山,虽然没遭遇危险,但这种任性行为不能等闲视之。
热爱登山是好事,但不能罔顾安全。极端天气下还要强行爬野山,不管是心怀侥幸还是“有恃无恐”,本质上都是把安全当赌注。10级风已经属于狂风,风速在24.5米/秒-28.4米/秒,相当于89公里/小时-102公里/小时,连大树都有可能会被拔起,身处缺乏防护措施的野山,后果足以令人不寒而栗。这种行为背后,是对自然风险的无知与傲慢,缺乏敬畏的“说走就走”,就是拿生命当儿戏。
大风极端天气不听劝阻强行爬野山或许只是个例,但游客不惜“以身犯险”已然成为一种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念的变化,很多人“出门看世界”不再满足于按部就班的方式,充满“野趣”和挑战的户外运动,令许多困居于钢筋水泥之中的现代人怦然心动。“不走寻常路”的心理可以理解,但绝不能任性犯险,置生命安全于不顾。要知道,探险不是“玩命”,追求个性体验的前提是遵守规则、尊重自然。近年来,因在“野生网红景点”游玩探险等酿成的悲剧事件,时有听闻,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值得一提的是,任性“野游”的代价,往往由社会共同承担。此次救援行动中,警方、镇村干部进山找人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若遇突发状况,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也会受到威胁。这让人想起2023年青海8人被困无人区、四川雅安游客被洪水冲走等事件,每一次违规“野游”的背后,都是公共资源的巨大消耗。根据《旅游法》规定,游客接受救助后应支付个人承担的费用,但现实中,部分人将公共救援视为“免费午餐”,甚至对处罚心怀不满,暴露出责任意识的缺失。
安全是旅游的底线,法律是行为的边界。对任何无视警示、违规犯险的“野游”行为,不能听之任之。目前,组织者曾某因涉嫌违法行为被依法行政传唤审查,下一步将对其依法处理。
任性犯险的“驴脾气”不能惯着,这一事件也再次敲响警钟:追求个性化旅游本无可厚非,但任性“野游”既是对自己生命的漠视,更是对公共资源的无端消耗,必须坚决说“不”。唯有让敬畏自然的意识深入人心,让违法必究的规则刚性运行,才能让更多人明白,冒险和侥幸心理不是任性的借口,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才能拥有真正的“诗和远方”。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