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款新车将在津量产!

记者 | 万红
整车企业“重仓”天津不止步
2款新车型项目改造完成后,一汽-大众天津分公司整车混线生产能力将由5款增至7款
此次项目改造后,将再导入1款新车型。随着这3款新车型落地,有望带动我市汽车产业产值提升近100亿元
昨天,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以下简称一汽-大众天津分公司)全新车型项目改造正式开工,将在一汽-大众天津分公司目前5款量产车型基础上,在现有生产线上通过技术改造全新并入奥迪品牌、大众品牌2款新车型的整车生产能力,使该公司整车混线生产能力由5款增至7款,为后续换代车型生产做足准备。随着整车企业“重仓”天津不止步,我市汽车产业也在链式发展中不断提速,进一步带动区域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走进一汽-大众天津分公司生产车间,项目改造正紧锣密鼓进行着。“这里就在进行侧围生产线的技术改造。”指着机械臂等自动化生产设备,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项目控制与基础设施规划部奥迪平台规划相关负责人周文铂说。
周文铂告诉记者,这次项目改造将在生产线上新增55套机器人、267套夹具及抓手,为冲压车间新增22套模具,并整体升级超过1000台智能化设备。“智能化升级是这次改造的亮点之一,比如,焊装车间通过此次改造就将增加后端自动抓取功能,相比此前人工为自动化设备提供零配件,改造后将可实现零配件的自动抓取;再比如,将新增的涂装缺陷在线识别功能,以往在涂装过程中一些小划痕或涂抹不匀的地方需人工检查,此次改造后这样的检查将可通过视觉系统进行自动化识别。”
去年5月,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与天津经开区管委会签署了投资合作协议,将新增超过23亿元投资,在原有车型基础上,在津导入奥迪品牌及大众品牌3款新车型,其中包括2款新能源车型。根据预测,随着这3款新车型落地,有望带动我市汽车产业产值提升近100亿元。
“此次全新车型项目改造就是为保障上述新车型能顺利投产而进行的。”一汽-大众天津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高解放说,“这次改造主要服务于上述3款新车型中的2款,包括1款奥迪品牌燃油车以及1款大众品牌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根据目前安排,通过进度统筹管控、同步改造等方式方法以及天津经开区的大力支持,我们计划将原定31天完成的改造压缩到21天,最大限度减少对生产带来的影响。按这个进度,预计‘五一’期间就可启动生产线验证、新车型试生产等。”
为了确保新车型顺利下线,一汽-大众天津分公司还将在严格控制项目改造进度、质量提升“硬实力”的同时,进一步增强“软实力”。高解放表示:“一方面,我们在全国拥有300多家供应商,其中天津地区就拥有54家一级配套商,我们将与核心设备及零件供应商深度合作,同步拉升涉及新车型的供应商配套能力;同时,持续提升人员能力,提前做好相关培训,为新车型量产提前搭建好人才梯队。”
从2018年一汽-大众天津分公司在滨海新区北部正式投产至今,该公司已在津投产探岳、新一代奥迪Q3、全新探岳L等多款车型。待项目改造结束,今年下半年该公司的每小时产量将从目前的51台提升至60台,进一步带动我市汽车产业发展。
天津是我国最早的重要汽车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我市持续支持汽车产业发展。作为我市汽车产业的主承载区,今年一季度,天津经开区汽车产业发展态势稳中有升,三大整车产量同比增长26%,整车产值同比增长21%,迎来“开门红”。
今年一季度,一汽-大众天津分公司完成产量7.1万台,同比增长103%。这其中,既包括应对项目改造对生产带来影响的提前储量,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今年我市汽车产业稳步前行的发展态势。
记者了解到,近两年,持续完善产业链布局,天津经开区汽车及高端装备产业规模已超过2000亿元。
“接下来,天津经开区将持续发力,推动汽车产业向新能源和智能网联转型升级。”天津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我们将不断拓展渠道资源,争取更多新能源及智能网联零部件项目落地,并充分发挥政府基金培育作用,围绕新能源汽车智能驾舱、‘三电’系统、智能底盘、车规级芯片等领域以及汽车与机器人等新兴板块共享零部件领域,加速培育发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相关企业;另一方面,将加快布局未来产业,加速在智算中心、未来材料、固态电池等领域的谋划布局,同时,持续密切与中汽中心合作,推动建立车规级关键芯片标准体系,以标准促合作,以合作促招商,进一步加强天津经开区在汽车芯片行业影响力,助力我市汽车产业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编辑:帆帆
来源: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