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打造烟台文化新高地,《北海文学》微刊创刊座谈会举行

时间:2025-04-13 16:55:00

大小新闻客户端4月13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刘晓阳)2025年4月13日,《北海文学》微刊创刊座谈会暨“春之声”联谊会在鲁东大学举行。来自烟台文学界的老师们共同见证这一文化盛事。《北海文学》微刊的诞生,是烟台文学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深耕本土文化、凝聚文学力量的一次创新实践。会上,众人围绕“支持文学事业、打造烟台文化新高地”这一主题进行了分享。

创刊庆典上,微刊执行主编刘学光宣读了创刊词,《烟台日报》原总编王永福等人做了经验交流,众人进行了座谈交流和指导,在文学创作、人才培养以及传承创新等多个维度碰撞出思想火花。烟台海峡书画院长王成锋带来了精彩画作《迎春花》,陈元胜副院长带来书法作品《和美盛世 文以载道》。王艺霏朗诵诗歌《北海上新亮起一盏灯》、刘胜刚朗诵自创作品《潮声漫过北海的岸》、吴天然、黄淑萍朗诵朱自春《春》、曹瑞敏朗诵《与一场盛大花事的年度邀约》、张雯鑫朗诵《诗意中国》等节目。

“当前,烟台正处在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以文学为媒,讲好烟台故事,展现城市精神,凝聚发展共识。”《北海文学》微刊编辑部主任兼总编辑柳文东主任表示,文学是时代的镜子,是记录历史、传递精神、启迪心灵的重要载体。烟台的广大文学工作者和文学爱好者,每年都创作大量的文学作品,他们需要更多的平台来展示作品、抒发情怀、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北海文学》微刊的创刊,恰逢其时。

常务主任任春铭在座谈会上表示,《北海文学》微刊的诞生,迎来了烟台文学事业起势蝶变的春天。微刊将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携手同行,共同追梦,以文学为笔,以时代为纸,用心描绘烟台文化经济的新画卷。

立足时代使命,凝聚文学力量。作为新时代的文学平台,微刊不仅要成为文学创作的“百花园”,更要成为传承胶东文化、弘扬时代精神的“传声筒”。期待通过这一平台,汇聚更多本土作家、文学爱好者的智慧与热情,以文字书写烟台的山水人文、发展蝶变,用妙笔突破烟台,为城市发展注入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

深耕本土特色,打造文化品牌。“仙境海岸,品重烟台”,这八个字,是烟台城市的宣传语。烟台是一座拥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城市。从蓬莱仙话到海防文化,从红色基因到开放前沿;从张炜、矫健等文学大家的笔下风骨,到市井街巷中的烟火故事,烟台这片土地从来就不缺少文学的灵感、灵性与养分。

《北海文学》微刊的定位,应该紧扣“本土化、精品化、时代化”这三个关键词:深挖胶东文化资源,策划“山海烟台”“红色记忆”“非遗传承”等专题创作,让文学与城市文脉相融与共;坚持质量为先,写出精良作品,以精品意识打造品牌栏目; 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旋律,关注总部经济、低空经济、海洋经济、文化旅游等现实题材,用文学记录烟台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搭建成长平台,培育文学新锐。《北海文学》微刊的使命之一,就是为青年创作者提供成长的土壤。创刊后,将邀请知名作家、评论家与青年作者对接,通过作品点评、创作指导等多元方式,助力新人成长;举办文学沙龙、创作赛事,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激发创作活力,发掘作者潜力;推动“文学+”跨界融合,开展与高校、企业、文旅项目的合作,让文学创作走出书斋,融入生活。组织采风活动,联合文旅部门推出“文学打卡地”,将经典作品中的烟台场景,转化为文旅线路等等,实现文学价值与社会效益的双奔双赢。

汇聚多方合力,构建文学生态。 资源整合,推动作协、高校、文化机构与微刊平台联动,形成“创作——传播——转化”的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条;突破创新,利用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手段,扩大创作宣传的影响力,让文学“破圈提速”。

坚守初心使命,书写人民情怀。《北海文学》微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鼓励作者扎根生活、贴近现实、弘扬主旋律。不论是书写码头工人的奋斗故事,还是记录农村振兴的点点滴滴;无论是描绘市井生活的温情瞬间,还是讴歌先模人物的感人事迹,都要让作品充满“烟火气”和“人情味”。只有这样,文学才能够真正走进百姓心里,才能成为精神灯塔,才能有它的生命力。

责任编辑:杨云阁